當前位置:首頁 > 文獻

西南財經大學著力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

2024-12-05 來源:教育部收藏

教育部簡報〔2024〕第56期

  西南財經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著眼教育強國建設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以“全面推進財經領域‘新文科’戰略升級”為牽引,加強課程思政育人、分類培養拔尖人才、提升教育教學內涵、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

  堅持培根鑄魂,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一是構建思政工作體系。制定實施《關于落實“時代新人鑄魂工程”的實施方案》,形成包括59項主要任務和131項具體舉措的貫徹落實臺賬。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小組和聯席會議機制,成立專項工作組,一體實施“大思政課建設工程推進行動”“大先生培育提升行動”等十大專項行動,確保各項任務落實落細落地。二是加強思政課程建設。全覆蓋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開設“習近平經濟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外交思想”等系列課程,開好“中國共產黨簡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選修課,持續完善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為核心的思政課程群。利用AR、VR、XR等虛擬現實技術研發“四渡赤水”“彝海結盟”“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等“紅軍長征在四川”系列虛擬仿真體驗教學項目,入選國家文物局、教育部“大思政課”優質資源示范項目。三是提高課程思政水平。建成課程思政云平臺,實施課程思政創優行動計劃,構建“課程思政元素表”,示范性打造問題庫、習題庫、案例庫、文獻庫、數據庫等課程思政精品“五庫”,把課程思政建設貫穿學院考核、教師評價、學生評教等全過程。開展“大學生講課程思政”比賽,設立課程思政專項教改項目340項,編寫課程思政教學指南、優秀教學案例集38本。學校獲批四川省課程思政研究中心,獲批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課程4門,課程思政教改成果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深化模式創新,分類培養拔尖人才。一是培養基礎學科拔尖人才。設立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班,2024年開始面向全國招生90人,大一實行統一培養,大二在數字經濟、數學與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三個專業中自由選擇專業就讀,著力培育一批基礎研究生力軍。學?!敖洕鷮W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獲批國家首批經濟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數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獲批四川省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二是培養財經科技復合型人才。設立大數據會計、數字財稅等6個財經科技實驗班,與電子科技大學開展“金融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聯合學士學位項目,實行“1+1+1+1”培養模式,即學生大一在本校(電子科技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學習,大二集中在電子科技大學學習,大三集中在西南財經大學學習,大四回本校學習,探索培養“新文科+新工科”高層次人才。三是培養國際化創新人才。設立經濟與管理國際化創新實驗班,實行全英文教學,學生在大二結束后從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工商管理四個專業中自由選擇主修及輔修專業學習,超過70%的畢業生繼續深造。設立國際組織人才培養實驗班,每年招收30人,融匯經濟、管理、法學、外語等學科專業優勢,構筑“外語+專業+國際組織”人才培養體系,開設高水平世界視野與文明對話通識教育課程,培養能勝任國際組織工作的高水平經管類全球治理人才。

  提升教學質量,夯實人才培養基礎。一是優化學科專業布局。積極適應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需求,推進理工專業重點擴容,深化財經專業交叉融合,實施專業數智化改造升級,建設數字經濟、金融科技、計算金融等一批新興學科專業,新增11個本科專業,建設9個跨專業課程模塊,建強34個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二是構建財經科技課程體系。全面加強學科基礎、大類平臺、專業核心、實驗實踐實訓四類課程建設,深入實施“一二課堂深度融合計劃”,構建多學科思維融合、產業與學科融合、跨專業能力融合、多學科項目實踐融合的“金課”體系,打造“區塊鏈技術與加密數字貨幣”“數字財稅”等60門財經科技課程,32門課程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三是實施“新經典+新文科”教材建設計劃。成立由黨委書記、校長任主任委員的教材委員會,先后制定《教材管理實施細則》《教材工作責任追究辦法》等制度文件,完善教材管理工作體系。近年來,出版教材近200部,入選教育部馬工程重點建設教材2部,獲評首屆全國優秀教材4部。

  強化數字賦能,提升人才培養質效。一是搭建數字教學平臺。建設數學自主學習與測試平臺、外語“聽、說、讀、寫、譯”智慧學習平臺、Python應用學習與實踐網絡平臺等在線平臺,升級改造97間智慧教室,推動集研討式教學、自主學習討論、遠程互動教學、在線教學督導于一體的智慧教學。學校獲批國家首批智慧教育平臺試點單位,獲批國家級、省級虛擬教研室5個,國家級、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4個。二是創新課堂教學范式。實施“智慧教學”工程,深化翻轉課堂教學、融合式教學、體驗式教學改革,年均開設混合式課程近300門次,形成線上與線下、虛擬與現實相融合的教學新模式。探索“師-生-機”交互教學,建設“線性代數”等AI課程,融合知識圖譜、虛擬人、大模型等智能技術,配置7*24小時的AI助教,為學生提供“千人千面”的自適應學習機會。三是推動教學資源共享。聯合發起成立中國高校財經慕課聯盟,跨校協同共建“金融工程”等虛擬教研室,開設“財經數據科學實戰訓練營”,覆蓋全國660多所高校3萬余名學生。參與教育部“慕課西部行計劃”,聯合西部省市區12所高校共同發起成立西部高校金融教育協作共同體,組織開放“互聯網金融”等72門融合式課程,覆蓋850多所學校、3600多名教師,探索西部高校教學共建、共享、共創、共育之路。

(責任編輯:劉樂)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 国产91成人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