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簡報〔2024〕第62期
中國傳媒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以及給學校全體師生的重要回信精神,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思想引領、學科專業、育人模式、服務大局等方面,強化統籌謀劃、協同推進,不斷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努力培養更多高素質新聞傳播人才。
聚焦立德樹人,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一是創新推動思政課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堅持因材施教,按照“文工藝管”學科分類,派駐思政課教學團隊進駐全校19個教學培養單位,研究學生特點、專業特色、教學規律,從專業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評價機制等方面形成特色鮮明的教學方案,充分凝聚思政課教師、專業課教師和學工系統教師合力,推動形成全校共建思政課、共推課程思政、共創“大思政”格局。二是縱深推進思政課試驗班建設。匯聚全校優質資源,分學科開設試驗班,形成典型經驗和工作方案,以點帶面拓展規模,著力打造有特色高水平思政課“特區”。鼓勵先行先試,在班型設置、團隊配備、結課考核等方面給予教師更大自主權,發揮“對話課”“名師嵌入課”等品牌課程輻射帶動作用,孵化更多名師金課。三是全面實施思政課教師能力提升工程。著眼人格、閱歷、學養、表達、責任感五個方面,開展理論素養、教學方法、專業技能等系列專項培訓,強化實踐實訓,將思政課骨干教師納入學校中層干部年度培訓隊伍。實施思政課教師精準畫像,推動落實“一人一策”,在職稱評審、教學評價和培育支持等方面給予重點關注,著力打造始終踐行“六要、八統一”要求的教師團隊。
聚焦面向未來,優化學科專業體系。一是深耕國際傳播領域。自主增設“國際傳播學”二級學科,以獲批交叉學科區域國別學博士學位授權為契機,全面系統布局19個文化與戰略傳播、文明交流互鑒相關方向專業,構建獨具中傳特色的“理論-文化-傳播-治理”區域國別專業方向矩陣。二是立足智能傳媒科技。構建以藝術學和文學為龍頭、工學為基礎、交叉學科為突破,經濟學、管理學等學科門類為支撐的“2+1+1+N”智能傳媒學科體系,確定“創作+傳播+技術”三位一體的任務主線。累計設置14個人工智能相關方向專業,為構建面向未來的人工智能學科布局夯實基礎。三是聚焦輿論工作需要。加強新聞傳播領域的輿情分析、信息輿論、網絡輿情等方向專業建設,充分發揮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輿情實驗室優勢資源,在工科領域開展數據采集、網絡輿情分析與挖掘、預警、研判及輿情治理等理論和應用問題研究,著力構建文工理管交叉融合、自主原創、開放自信的學科交叉體系。
聚焦全面發展,創新教育教學模式。一是改革培養模式。堅持“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的理念,完善“實踐中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學體系,開設“全媒體+多語種”特色課程,全面布局智能傳媒教育,努力推進“用馬克思主義鑄魂、用愛國情懷強基、用人文素養修身、用國際視野拓界、用特色項目托舉、用未來媒體創新”六個維度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二是突出實踐育人。融通實踐教育資源,將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納入校級實踐平臺資源池,與新華社等中央媒體及相關企業聯合打造跨學科實踐課程、主題性創作實訓、高水平賽事,著力推出更多“實踐大課”,累計打造各級實踐教育基地170余家,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70余項。建立常態化實踐作品展演機制,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展演方式,打造輻射區域、影響學科、惠及社會的“中傳實踐”展演品牌。三是強化數字賦能。全面啟動“人工智能行動計劃”,以“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為主線,探索構建智能傳媒學科體系、育人體系、科研體系和治理體系。以“白楊課堂”一課一空間為核心,建設集虛擬教研室、OBE目標管理系統、“中傳問學”智能學伴為一體的智慧教學平臺,貫通教師教研、課堂教學、課后輔導等教學環節,累計14個專業試點OBE目標管理,白楊課堂平均每學年開設 8000余個課程空間,課程資源達21萬余個;累計開設65間虛擬教研室,覆蓋教研組成員216人,開展教研活動114次。
聚焦服務大局,發揮學校獨特優勢。一是強化志愿服務。數千名師生參與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等國家重大活動的服務保障工作。積極開展“推普助力鄉村振興”、教育部數字支教賦能鄉村教育、傳媒特色精準扶貧等活動,面向內蒙古自治區科右前旗12所小學,開設7門具有傳媒藝術特色的課程,累計授課418節,覆蓋3267名學生,有力服務邊疆地區的鄉村全面振興。二是聚力信息傳播。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己任,積極組織師生團隊圍繞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國際傳播、全媒體傳播體系構建、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構建等方面,持續提供各類研究報告和咨政服務。深耕無障礙信息傳播,師生團隊協力打造“光明影院”項目,為31個?。▍^、市)及澳門特別行政區的800多萬視障人群搭建起一條“文化盲道”。三是創作時代作品。牢固樹立兼具人民性、時代性、民族性、創新性的創作觀,組織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動畫短片扶持創作活動”,引導學生通過動畫作品呈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深厚內涵。積極投身主流創作,累計孵化優秀作品百余部,扶持優秀創意500余個,2019年以來,師生作品榮獲“五個一工程”獎、中國新聞獎、文華獎、星光獎等各類國家級藝術創作成果獎34項。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