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上海交通大學多措并舉 打造基礎學科國際前沿交叉創新高地

2025-02-26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收藏

  上海交通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持續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和拔尖人才培養,大力推動高水平交叉學科研究型平臺建設,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教育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以高水平師資提升基礎研究新能效。建立“校長直通車”等引才方式,面向世界一流大學及科研機構,選聘應用數學、物理學等多個領域的基礎科學人才,持續拓寬頂尖人才引進渠道,加大對頂尖人才的吸引集聚力度。張江高等研究院近三年已匯聚海內外優秀科學家及其團隊成員397人,其中領軍科學家74人。實施長聘教職制度,通過較長周期的穩定支持與科學評價體系,為年輕學者提供潛心重大基礎研究的環境。發揮交叉學科優勢,鼓勵年輕學者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醫藥等前沿科學領域開拓創新。舉辦高水平國際學術交流活動,為青年學者提供學術交流平臺。重點布局生命科學、人工智能與量子科技等戰略前沿新興學科,自然科學研究院引進的近30名學者已獲得40項國家和國際級榮譽。

  以科教融匯構筑人才培育新模式。聚焦“強基礎、重交叉”,在基礎學科及其交叉領域開設105門高水平課程,參與教育部基礎學科系列“101計劃”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核心課程建設,主持編寫重點教材,獲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教育部精品視頻公開課、上海高校市級重點課程等。組織系列創新講座及課程,連續十余年舉辦“計算神經科學冬季班”“軟物質物理暑期班”,吸引近千名海內外高校優秀學員參與學習。定期舉辦涵蓋人工智能、量子科技、AI生物醫藥等前沿科學領域的高水平國際學術交流活動,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學支持。設立“交叉學科博士生培養計劃”,成立數理化生國家高層次人才培養中心(物理),推行雙導師制,為學生制定修讀交叉學科課程、參與跨學科研究項目的培養方案,支持鼓勵學生組織學科交叉論壇,已培養近百名交叉領域博士畢業生赴國家重點行業企業從事科研工作。設立“思源博士后”等激勵計劃,吸引集聚全球創新青年人才,加強在經費資助、居住條件、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激勵和保障,探索“人才+平臺+項目”的培養模式,深化博士后產教融合培養,提供博士后期間職稱認定資格,進一步暢通優秀博士后學術發展路徑,助力形成源源不斷、穩定發展的高水平交叉創新人才梯隊。

  以交叉研究煥發科研轉化新動能。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圍繞重大科研課題組織攻關團隊,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取得“液氙暗物質探測研究”“實驗證實超導態分段費米面”“粒子系統與分子動力學的隨機快速算法及應用”等多項重要成果。整合學科優勢,以新興和未來產業為導向,對接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先導產業,先后推動成立上海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上海交通大學分中心、人工智能數學基礎研究中心、變革性分子前沿科學中心、人工智能生物醫藥中心,對接生物醫藥產業、人工智能網絡安全創新中心、DNA存儲研究中心、未來材料創制中心等交叉平臺。在全國范圍內參加建設大科學裝置,以大設施、大平臺助力聯合攻關,深入推進有組織科研。加強成果轉化,依托藥業數據治理、新型診療設備等研究成果,成立“上海交通大學-金賽藥業數字醫療創新實驗室”,牽頭建設“上海交通大學重慶人工智能研究院”,賦能工業軟件、生物制藥、智慧醫療、智能制造、智慧農業及數字鄉村、智慧文旅與教育等多個領域。推動“青囊AI醫藥”系統、“兆言·兆豐”農業大模型、“微著·NanoTitan”分子動力學模擬一體機等一系列創新產品為鄉村振興、工業升級、智慧醫療等領域提供支撐。

(責任編輯:劉樂)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

国产91成人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