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華中師范大學構建“五大體系” 加強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

2025-02-28 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收藏

  華中師范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立校之本,堅持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構建人才工作“五大體系”,全力打造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為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提供堅強支撐。

  構建師德涵養體系,筑牢教師思想根基。一是完善工作機制。成立黨委教師工作委員會,明確黨委書記和校長為教師工作第一責任人,完善議事規則,切實加強學校黨委對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全面領導。出臺《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實施辦法》,建立健全學校黨委、二級黨委(黨總支)、教師黨支部三級聯動的師德師風工作機制,壓實基層黨組織責任,嚴查嚴處師德失范行為,嚴格師德考核結果運用,不斷提升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實效性。二是榜樣示范引領。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舉辦教師節慶祝表彰大會,致敬校史里的“大先生”,講好“楚天園丁獎”“荊楚好老師”等身邊的好老師故事,編印《“畫說”師德師風》“口袋書”,制作師德師風宣教“微視頻”,營造濃厚尊師重教氛圍。三是加強教育培訓。成立“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新時代師德師風研究中心”,完善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制度,跟進開展思想動態調研,組織人才“研修班”、高層次人才聘任儀式、留學回國人員國情培訓、新入職教師入職宣誓和退休教職工榮休儀式,提升教師隊伍的職業歸屬感和事業榮譽感。

  構建精準引才體系,支撐“一流學科”建設。一是明確引才方向。瞄準國家重大戰略和重大工程,圍繞學校發展規劃,超前謀劃學術前沿人才布局,發揮學校人事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把關定向、職能部門協同聯審、教學科研單位學術組織綜合評議作用,暢通引才綠色通道,保證人才引進質量。二是完善引才機制。修訂《人才引進管理實施辦法》,完善“預聘-長聘”制度體系,實施教師崗位聘用“特任制”“雙軌制”,提高人才薪酬待遇,完善科研經費配套,創新團隊建設模式,不斷提升引才競爭力。聚焦教師教育特色,加強兼職教師隊伍建設,規范遴選聘用程序,通過與兄弟高校開展人才互聘、聘請行業知名專家、返聘優秀退休教師等方式,強化優質師資供給。三是提升引才能力。堅持“國內國外”并重、“走出去請進來”結合,多渠道開展招聘宣介,組建引才團分學科、有側重地赴國內外一流大學和知名科研院所延攬人才,舉辦國際青年學者論壇、“桂子山”學術系列分論壇,實施博士后“菁英計劃”,建設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推進文科綜合樓、理科綜合樓和教師公寓等工程建設,持續改善教學科研和居住生活條件,多措并舉提升引才聚才吸引力。

  構建發展支撐體系,支持人才脫穎而出。一是增強人才自主培養能力。實施“學者名師”支持計劃和青年科學家團隊建設計劃,落實校領導聯系支持重點人才制度,出臺青年教師和博士后隊伍建設特別支持舉措,設立“華大博雅才志基金”,建立“人才學校-學術沙龍-項目輔導”傳幫帶機制,深入學院開展人事政策“面對面”宣介活動,堅持一人一策、貼心服務、精準支持,助力優秀學者成長成才。二是發揮科研平臺支撐作用。充分發揮國家數字化學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育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夸克物質及探測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智能生物傳感技術與健康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育人功能,構建“人才-科研-產業”一體化發展鏈條,引領教師在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地方經濟發展中快速成長。三是數字賦能教師成長發展。發揮學校教師教育和數字教育優勢,實施基于數據驅動的“教師一張表”工程,推進“人工智能+”教師教育創新行動,建設智能綜合的教師教育實驗實訓平臺,構建智能教學服務和課堂教學智能督導平臺,開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學變革與教學能力提升培訓,打造高校人才培養新模式。

  構建科學評價體系,促進教師分類發展。一是優化教師聘用制度。修訂《教師崗位聘用辦法》,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準,突出分類分層要求,出臺成果分級分類目錄,區分學科領域、崗位類別、研究類型,建立多維立體崗位體系。將為本科生上課和學生工作經歷作為晉升高級崗位的基本條件,采取“定性與定量”“教師與學生”“部門與院系”相結合方式評價教育教學實績,引導教師潛心教書育人。二是完善教師考核制度。出臺《教職工考核實施辦法》,發揮團隊、院系、同行等多元評價主體作用,豐富評價手段方法,立足崗位特點實施分層分類考核。探索實施長周期評價和團隊評價制度,試行聘期考核“優秀”等次下一聘期免考機制,對于從事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的優秀人才,可延長考核周期。三是優化二級單位考核細則。以學科建設為導向,以一流產出為標準,將人才隊伍建設納入黨政領導班子任期目標任務,區分“常規工作”“重大任務”下達年度目標任務,統籌評價各單位目標達成、內涵發展及特色建設等方面成效。加強考核結果運用和共享,對考核評價結果綜合分析、及時反饋、科學利用,形成考核評價出干勁、出業績、出人才的良好導向。

  構建榮譽激勵體系,激發干事創業活力。一是推進教師榮譽制度建設。對標新時代“四有”好老師新要求,設置綜合榮譽、教書育人、科研成果、黨建思政和管理服務等類型,推進“立德樹人”教師榮譽制度建設,統籌做好“校長獎”“桂苑名師”“好導師團隊”“我心目中的好導師”和“三育人”等典型的宣傳表彰,激勵教師潛心教書、靜心育人。二是優化成果激勵機制。堅持分層激勵和突出重點導向,修訂《成果獎勵實施辦法》,注重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質量,提高教育教學、育人成果獎勵權重,突出學科導向和學科建設貢獻,注重對院系、學科、團隊的整體績效評價,加大對標志性和高水平成果獎勵力度,鼓勵教師融入團隊、集中攻關。三是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推進收入分配激勵機制建設,實施以科學評價和業績考核為基礎的績效分配,完善基于崗位任務的高層次人才薪酬制度,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切實發揮收入分配政策的激勵和導向作用。

(責任編輯:劉樂)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

国产91成人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