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浙江省紹興市創新強師舉措 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

2024-11-25 來源:浙江省教育廳收藏

  浙江省紹興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不斷強化思政建設、師德引領和專業支撐,努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為教育強國建設提供堅強保障。

  以“黨建+思政”為先手,提升思想引領力。一是以黨建引領夯實隊伍根基。在公辦中小學?!白ソy領強基礎”,有黨總支及以上黨組織的學校均成立黨政辦,配齊專職副書記和黨務干部,實現黨建機構、專人專職全覆蓋。在民辦學?!白C制強規范”,創設民辦學校黨建工作專職指導員機制,定期選派教育局機關中層、具有管理經歷的學校黨支部書記等擔任駐點黨建專職指導員,強化民辦學校黨組織政治功能和黨組織參與決策機制。通過財政補助保障民辦學校黨組織運行經費、黨組織書記和黨建工作指導員工作補貼等,近兩年市本級補助民辦學校黨建經費達294.93萬元。二是以黨建融合建強隊伍支撐。推動在紹高校與1213家屬地部門、鎮街政府、企事業單位等建立黨組織結對共建關系,高校二級學院(系)與產業平臺、研究院、“兩新”組織結對共建205項黨建融合項目。推薦屬地優秀黨員教師赴高校擔任兼職班主任,高校黨員教師赴結對企事業單位跟崗鍛煉或擔任發展顧問,近三年112名校地干部進行雙向掛職。三是以思政教育筑牢隊伍信仰。以搭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名師工作室聯盟為載體,系統梳理地域資源,把思政課搬到浙東運河博物館、大禹陵、楓橋經驗陳列館等思政教育基地,開展循跡溯源的“田野思政”實踐教學教研活動,提升思政教育針對性和吸引力。近四年,全市大中小學1000余名思政課教師直接參與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打造思政研學線路10余條,研發思政金課85節。

  以“敢管+善治”為抓手,提升師德影響力。一是抓嚴反向懲戒。規范職業行為,根據《新時代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和《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等文件精神,結合地區實際,梳理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廉潔從教等6方面20條問題,出臺《紹興市師德師風負面清單》,明確問題受理與調查處置機制,做到有章可依。規范師德督查,構建“一體督查、四不兩直、整改銷號、回看復核”的“敢管善治”閉環機制,與市紀委監委協同開發校園“食管家”、校園“資管家”和“招生安”等三個大數據監督應用平臺,常態督查師德問題,強化警示震懾。二是抓優正向激勵。在一線教師、骨干教師、班主任、中層干部等專項培訓中,設置師德教育專題,舉辦紹興元培峰會,開展知行合一課程研修、“立人”課堂教學實踐等活動,大力弘揚蔡元培“兼容并包”理念、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想、魯迅“立人”思想。加大先進選樹宣傳力度,借助“育人先鋒大講堂”、《紹興教育導刊》、市教育局網站“名師風采”專欄等平臺,分類選樹宣傳愛崗敬業、志愿服務、關愛學生等方面教師典型,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2024年2名教師獲評“全國模范教師”,2名教師獲評“全國優秀教師”。三是抓好全面保障。加大對教師的關心關愛力度,落實“入職有幫帶、培養有規劃、權益有保障、樂教有氛圍、業績有表彰、節慶有祝福、難事有幫扶、傷病有關懷、榮休有牽掛、亡故有慰藉”“十個有”關懷激勵舉措,提升教師隊伍職業幸福感。通過農村教師補貼、特崗津貼、鄉鎮工作補貼等,保障偏遠鄉村教師群體利益。2023年各類農村教師津補貼共覆蓋335所農村學校、20329名教師,發放各類津補貼總金額達642.84萬元,月人均補助316元。

  以“育強+用好”為推手,提升專業發展力。一是“三級培養”打造雁陣格局。加強青年教師培養,出臺《教育系統年輕干部人才隊伍建設規劃(2023—2025)》,每三年開展一輪中小學教師隊伍提升行動計劃,推動青干隊伍素質整體躍升。加強骨干名師培養,在市、縣、校三級構建骨干教師研學共同體,在鄉鎮全覆蓋建立初中名師工作室,實施聯合培養。目前,全市有特級教師104人,正高級教師113人。加強學校校級班子建設,要求35周歲及以下中層干部配置比例縣一級達15%以上、校一級達20%以上;組織校領導開展異地名校掛職鍛煉,建立校際工作經驗互認機制;將校領導的績效考核獎勵與教師脫鉤單獨切塊核算,激發校領導成長內驅力。二是“跨界融合”培養職教隊伍。組建“1名導師+4名專業課、文化課、高職名師、企業骨干教師+N名青年教師學徒”的跨領域、跨學科、跨區域教學團隊,靈活搭配開展教學工作,提升教師復式教學能力。全市共組建88個教師教學創新團隊,“雙師型”教師比例達90.59%。拓寬“以賽促教”通道,將中職教師納入高中教師學科綜合素養比武,推動提升中職教師文化課教學水平。全市累計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金獎13項、銀獎11項、銅獎1項,獎牌數連續兩年居全國設區市第一。三是“引育結合”推進專業發展。制定廣納人才“政策包”,對高層次緊缺教育人才實施考核直聘方案,對全國知名高校及師范類名校實施校園直招教師方案,對碩博人才實施千博萬碩“奔越”計劃,對國際人才落實“以外引外”機制,2023年教育系統共招錄博士206人、碩士559人。出好素養提升“連環招”,落實基本功比武、崗位培訓、跟蹤培養、名校掛職、出國研修、師徒結對、學歷提升激勵等一攬子措施,提升教師專業素養。2023年,初中、高中在職教師研究生學歷絕對人數增幅分別達16.20%、7.50%。

  以“評價+激勵”為幫手,提升隊伍內生力。一是“縣管編制”推進隊伍有序流動。以“縣管校聘”改革為抓手,以縣為單位統籌城鄉教師崗位,實行“總量控制、統籌兼顧、結構調整、有增有減”編制核定方法,動態核定各校編制,使編制與崗位管理更加適應教育教學實際發展的需要。按城區、平原、山區不同地域動態核定編制并分配到各校,在系統崗位總量中劃出一定比例,設置部分專業技術中、高級統籌崗位,用于農村學校、薄弱學校引進、激勵和引導優秀骨干教師。今年以來,城鎮和優質學校交流到農村和薄弱學校校長44名、骨干教師252名,分別占到符合交流條件人數的30.77%和25.98%。二是“五權下放”激發教師工作活力。向學校下放教師錄用權、崗位設置權、干部任用權、職稱評聘權、績效考核權等“五權”,通過自主錄用新教師、優化崗位設置、調整績效工資結構、建立競聘上崗機制、打通教師流動途徑等舉措,建立和完善更加符合教育特點和規律的選人用人新機制,使教職工隊伍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競爭擇優,調動廣大中小學教師工作積極性。2023年有32位教師晉升正高級職稱,通過率創新高。三是“教師激勵”提升師資爭先動力。出臺“名師名科名?!奔钷k法,專設名師崗位考核激勵,對每年學科綜合素養比武、學科教學質量等成績優異以及完成名師工作室任務的教師給予最高6萬元激勵,推動教師從“要我提升”向“我要提升”轉變。近三年,累計確認獲得“名師”激勵的教師632人次,兌現激勵金額863.2萬元。

(責任編輯:劉樂)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

国产91成人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