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編者按: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入宣傳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實踐新進展新成就,充分展現教育系統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的良好風貌,由教育部新聞辦公室組織的以“迎接十九大,教育看變化”為主題的媒體系列采訪活動近日啟動。5月8日至10日,采訪團走進寧夏,圍繞“營養改善計劃的寧夏模式”、“教育精準扶貧”兩個主題進行采訪,這也是此次系列采訪活動的第三站。

寧夏行

營養改善計劃的寧夏模式

自2011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按照“政府主導、試點先行、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的原則,精心組織,扎實推進,貧困地區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告別了“饃饃開水”午餐,吃上了安全、衛生、營養的熱乎飯菜,學生營養狀況、精神面貌和學習狀態有了巨大改觀。

教育精準扶貧 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寧夏堅決貫徹中央扶貧開發決策部署,落實“發展教育脫貧一批”責任,補齊教育發展短板。隨著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南部山區基本教育公共服務水平顯著提升,與全區平均水平差距逐年縮小,教育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營養餐:一口熱飯的溫暖
寧夏教育民生扶貧采訪見聞(二):教育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寧夏實施教育精準扶貧調查
寧夏教育扶貧使學生長身體、長知識、長本事——貧困娃心靈很...
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精準扶貧紀實
寧夏構建教育“精準扶貧”模式
讓學生吃好飯上好學
營養改善計劃“寧夏模式”再升級
教育扶貧托起貧困家庭小康夢
寧夏:山里娃娃的“盤中餐”不再“粗茶淡飯”
更多>>
教育部新聞辦公室策劃 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制作 2017年7月
国产91成人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