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簡報〔2024〕第66期
云南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論述,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把云南建設成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三個定位”,堅持“建體系、調結構、提質效”,加快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不斷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和吸引力,著力培養更多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
加強系統謀劃部署,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一是堅持部省協同。教育部將云南省納入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試點,與云南省政府聯合印發《構建邊疆職業教育發展新范式服務“三個定位”建設實施方案》,明確教育部在本科層次職業學校設置、中職高職本科縱向貫通等9個方面給予云南省支持,云南省承擔實施職業教育提質效建設工程、推進“職教高考”改革等16項重點任務。二是強化整省推進。出臺《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到2035年建成職業教育強省的步驟和路徑。制定《云南省職業教育提質效實施方案》,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建設100所優質職業學校、100個優質專業,每年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不低于100萬人次,基本實現全省職業教育“中高本”縱向貫通、“職普技”橫向融通、州市區域融合。三是開展專項行動。開展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專項行動,建立“季調度、半年督導、年度‘回頭看’”工作機制,重點抓好達標工程、體系建設和產教融合等工作。召開全省職業教育現場推進會,部署推進中職學校提級管理、普職同步招生、專業設置控撤限增、教師聘用向企聘師、績效工資比例分配、學段貫通擴大規模等方面改革,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由試點向示范轉變。
健全人才培養體系,助力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一是優化職教布局結構。對接邊疆民族地區發展需求,在滇中、滇東北、滇東南、滇西、滇西北、滇南等6個區域布局17個職教園區(中心),基本形成以州(市)職教園區(中心)為平臺、高職學校為引領、中職教育為基礎的職業教育區域布局。2023-2024年,新增9所高職院校,實現高等教育16個州(市)全覆蓋。二是拓寬成長成才通道。遴選部分優質中、高職學校的優質專業與本科學校開展銜接貫通培養試點,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實現“中高本”縱向貫通。在85所中職學校開展綜合高中試點,探索開展職業學校與技工學校同步招生錄取及聯合培養,現有綜合高中在讀學生3.1萬人。在昭通、玉溪等地探索以合并、托管、聯合辦學或集團化辦學等方式由州(市)一級整合管理縣級同類中職學校資源,推進區域一體化融合辦學。三是大力培養鄉土人才。實施職業教育興邊富民計劃,以縣級職中為基礎,按照“政府+企業+高職學校+縣級職中”模式,打造武定鄉村振興學院、建水紫陶產業學院等鄉村振興品牌,引導優質職教資源下沉服務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實施中等職業教育兜底招生政策,探索擴大免費教育范圍,實施鄉村振興專項招生計劃、滬滇協作中職招生計劃,近三年累計招收脫貧家庭學生3萬余人。
推動產教融合發展,助力生態文明建設。一是推動“兩翼”建設。建立健全“政府主導、園區牽頭、企業學校雙主體”運行機制,支持昆明市建設國家產教融合型試點城市,支持昆明、曲靖、楚雄等州(市)圍繞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產業打造市域產教聯合體,以綠色能源、高原特色農業、文旅康養、有色金屬等行業為重點打造4個具有特色優勢的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促進綠色低碳發展。二是加強校企合作。緊密對接企業技能人才需求,在硅光伏、新能源電池、綠色鋁精深加工等新興產業探索實施產業工人“訂單式”培養,校企共辦“新型現代學徒制訂單班”,推動產業鏈、人才鏈、教育鏈和價值鏈深度銜接。目前已成立產業學院61個,遴選163家企業開展省級產教融合型企業培育,131所學校、1500家企業開展現代學徒制培養,在學學徒7萬余人。三是深化“五金”建設。聚焦服務綠色產業發展,推進專業、課程、教材、教師和實習實訓建設,重點在高原特色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綠色能源、大健康產業領域建設50個左右高水平專業,遴選建設90個省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2個“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8個產教融合型公共實訓基地,45個省級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立項建設100門省級規劃教材,提升學校內涵發展質量。
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助力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一是開展涉外合作辦學。圍繞中國企業“走出去”需求,以“雙高計劃”建設職業院校為主陣地,在境外舉辦24個辦學機構和項目,90%在南亞東南亞國家,培養各類人才5000余人,涌現出昆明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援建老撾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等一批職業教育境外辦學項目。二是培養國際化技能人才。積極服務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打造“留學中國·學在云南”職業教育品牌,全省職業院校有31個專業接收國(境)外留學生1896人,62個課程標準、19個專業教學標準和8門教材被國(境)外采用。圍繞農業、機電、交通等行業開展“中文+職業技能”人才培養培訓,為老撾、緬甸、泰國等國家培養經濟社會發展亟需的技術技能人才。三是搭建交流合作平臺。連續6屆舉辦南亞東南亞教育合作昆明論壇,加強區域教育互學互鑒,促進民心相通相融。云南民族大學牽頭成立瀾湄職業教育聯盟,在邊境地區和緬甸、老撾、越南、柬埔寨四國建有16個培訓基地,吸納63家政校企成員單位加入,為湄公河流域國家提供6萬余人次的技術技能培訓,努力推動“職教出?!薄?/p>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