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寧波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聚焦提高職業教育發展質量,健全保障體系、打造成長平臺、建強師資隊伍、培養頂尖人才,加快構建市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著力培養更多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
加強系統謀劃,健全“高標準”保障體系。加強統籌規劃,制發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條例,打造政府全要素統籌、學校全鏈式培養、企業全過程參與、社會全方位協同、數字化治理、國際化特色的“四全兩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重點打造產業學院、產教聯合體等育人平臺,健全產業規劃與教育規劃同步制定機制,將職業教育納入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加強經費投入,健全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集的職業教育經費投入機制,逐步提高中職生均公用經費,每年額外落實6000萬元用于技能人才培養,激活行業、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職業院校辦學的積極性,鼓勵企業資助學校大樓建設、教學設施設備更新、學生獎學金設立等。推進資源共享,積極協調中職、高職院校資源,聚焦相關行業緊缺高技能人才開展聯合培養,圍繞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關鍵問題開展協同創新和資源共享,成立食品藥品高技能人才產教融合實踐中心、數字化面料與服裝設計產教融合實踐中心等,產出一批支撐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成果,提升實踐教學質量和服務能力。
堅持創新引領,打造“高效能”成長平臺。建好數字化育人陣地,依托數字化輔助工具建立AR、VR沉浸式實驗室,在“甬上云?!敝腔劢逃龑W習平臺基礎上,創設多元AI應用場景,運用“AI考官”運動視覺AI系統,在教學和考試中實時識別、系統自動評判、數據即時上傳、全程自動錄像等功能,實現AI賦能教育教學,有效提升教育數字化質量。創建職教集成式培訓港,整合35家公辦職業院校的優質培訓資源,創建“寧波市職業技能培訓港”,構建出“線下+線上”“駐園+分散”“院校+企業”“統籌+自主”多樣態結合、多層次融合、多類型覆蓋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新增職業教育國家在線精品課程15門,打造寧波區域內外職業院校、技能培訓企業的優質培訓項目集聚中心和地區培訓信息匯聚的數據中心。打造國際化交流合作平臺,推進“甬企出海”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構建與東南亞、中東歐等地職業教育交流合作平臺,推動2所高職院校、5所中職學校、10家出海企業與8所東南亞院校(機構)三方達成校企合作意向,多措并舉服務甬企“出海”用人需求。
注重引育并舉,建強“高水平”師資隊伍。優化教師專業發展體系,打造“高?!胤秸蒲袡C構—各類學校”四位一體教師教育發展體系,簽約建設復旦大學等10所高校培訓基地、40余家“雙師型”教師企業培訓基地和118家鄉村教師專業發展基地學校,構建合作共建、協同聯動的教師成長共同體,加強教師隊伍人才建設。做好產業名師引進,聯合多部門出臺深化“產業教授”工作實施方案,建立職業院校和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遴選企業高層次或高技能人才赴校兼職任職,深度參與教育、教學及科研活動,優質師資力量得到有效擴充。強化教師榮譽獎勵,實行分類多元評價,在市級骨干教師考核體系中為職教專業課教師開設專業技術能手—優秀雙師型教師—專業首席教師評選通道,鼓勵學校根據實際發展需要在評價考核環節向緊缺學科教師、有特殊貢獻的優秀教師傾斜,將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大賽獲獎者等納入市級高層次人才分類目錄,拓寬教師發展通道。
強化以賽促學,培養“高技能”頂尖人才。優化競賽培養模式,根據產業發展趨勢和企業真實需求實時調整賽項,將企業真實工作場景融入市級競賽賽場,引入國際先進理念和評價標準,不斷提高競賽體系的科學化、規范化、專業化水平,精準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引領教學課程改革,建立“以賽促研、以賽促教”長效機制,通過比賽成果轉化推動教育教學改革,重點實施項目課程建設及地方特色教材編寫,形成技能教學標準化、賽項設計多元化、實訓教學高效化,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聯合國內外知名教練,對標國際標準不斷迭代升級課程內容,推動建設“研、賽、訓”一體課程體系,突破拔尖技能人才培養的技術難點。在建成世界技能大賽集訓基地基礎上,打造集比賽集訓、作品研發、國際交流為一體的“可視化、智能化、數字化”高科技國家級世賽集訓基地7個,涵蓋建筑金屬構造、重型車輛、西餐烹飪等賽項,對接世賽標準,打造專業化實訓平臺與資源整合,切實利用高效能平臺培育大國工匠。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