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陜西省大力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發展

2025-03-06 來源:陜西省教育廳收藏

  陜西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關于數字中國建設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夯實數字基座、強化創新應用,構建橫縱貫通、協同服務的教育大數據體系,著力開辟教育發展新賽道,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

  完善體制機制,強化統籌推動力度。把數字化作為教育轉型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著力構建全省統一布局、標準統一制定、建設統一指導、安全統一管理的工作體系。出臺《陜西教育現代化2035》《陜西省教育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十四五”規劃》,明確發展藍圖。每年年初編制印發工作要點,確保工作定位不偏、重心不移。設立專門工作機構,以發展、數據、資源、安全、統計、電教、裝備等7個支持中心為支撐,形成工作合力。發揮科研單位、高校、企業作用,成立教育網信專家庫,組建教育大數據應用服務中心,設立省級專項研究課題,發布陜西數字教育年度發展報告,引領教育大數據建設和應用科學發展。建立完善“全員參與、全程考評”的考核評價機制,將考核情況納入高校領導班子考核等指標體系。完善標準體系,制定教育信息化項目管理辦法、教育數據管理辦法,印發學校信息化建設標準、數字校園評估標準以及智慧校園建設標準等,組織召開數字教育大會,實施數字校園普及和智慧教育示范引領行動,進一步激發教育數字化改革活力。

  筑牢數字基座,提升共享互通能力。堅持全省“一盤棋、一張網”思路,著力構建互聯互通的數據融合匯聚體系、科學合理的應用服務體系和可管可控的安全保障體系。在“數字陜西”整體框架下,依托省政府信息化基礎環境和運維資源,為省級教育業務系統和數據“安家落戶”。梳理委廳機關業務職能166項、“三張清單”300余張,分解業務事項429項,繪制業務流程圖458張,再造業務管理流程,完成信息資產數據編目,打好數據聯通基礎。立足省情實際,建成38個省級特色業務系統,其中統計、教師、科研、督導等業務系統已成為全省教育管理服務的基礎性應用,有效促進教育數據共享。以“統一平臺、深度融合、開放共享、安全可控”為目標,推進陜西智慧教育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縱向對接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橫向對接“秦務員”“秦政通”等省級平臺,聯通省市縣校各級各類管理信息系統,通過統一服務門戶和身份認證,實現各類教育業務“一網通辦”。打通數據匯聚路徑,通過部省數據共享、省建業務系統數據沉淀、其他廳局數據對接、市縣學校數據補充、相關外圍數據引入等方式,匯聚全省教師、學生、教育機構等關鍵數據1.5億條。大力推進教育數據治理,通過歸集、整合、梳理、清洗,確?!耙粩狄辉础?,提升教育數據質量。深入貫徹落實網絡安全責任制,建立健全風險監測預警機制,強力推進正版軟件使用和信創應用,為教育數字化發展筑牢網絡安全基石。

  強化創新應用,提高教育治理水平。充分發揮大數據在管理決策、預測監測、資源均衡配置等方面獨特優勢,著力打造科學、精準、高效的創新應用。積極推進教育事業統計信息化,探索人工智能應用,促進數據服務智能化。開展指標預測、數字畫像等數據分析服務,建立數據預測模型,對學齡人口變化特別是基礎教育各學段入學人口達峰節點進行測算,為學校布局調整提供決策依據。建立完善雙重預防機制,圍繞安全教育、學校管理、應急指揮等工作,打造“智能聯防、物物聯動、人人參與”的校園安全防控體系,構建省市縣校四級校園安全防控平臺,實現平安校園線上督查,安全事件及時預警、快速處置,筑牢校園安全防線。依托教育督導綜合管理系統,促進教育督導評估實時化、評估主體多元化和數據分析智能化,有效提升教育督導評估的科學性。依托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和教育扶智平臺,開展省級名師專遞直播課、結對學?;咏虒W等幫扶活動,實現城鄉學校管理共進、教學共研、學生“同上一堂課”,促進教育優質資源共享。組織開展陜西省遠程支教公益項目,通過“志愿者線上授課+項目學校本地老師協助”的雙師課堂模式,為農村學校課后服務注入新活力,拓寬學生視野。截至目前,招募33所高校的1214名支教志愿者,在10個市28個縣區的407所農村小學開展遠程支教服務。

(責任編輯:劉樂)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 国产91成人video